產品區隔vs.千篇一律
廠商對顧客的第四大迷思是:顧客真正想要的是令他們興奮的差異化(區隔),廠商給的卻是和競爭對手沒什麼兩樣的產品。「如果產品沒什麼與眾不同的,就和所有的產品一樣,會淪為大宗商品!」就算再新穎、特殊的產品,推出一段時間後難免掀起抄襲風,最後都會面臨變成「大宗商品」的臨界點,具有以下三項特性:
價格———產品不再具有差異性,不再有其他的訴求了,最後只能靠「最低售價」來吸引顧客。
品質———一旦差異性不見了,廠商都會強調產品品質高人一等,但是品質高低的認定,通常是非常主觀的,顧客不見得會接受。
服務———在產品不分軒輊之下,只能靠服務來創造差異性。所謂服務不再是迅速的流程,而是感動人心的體驗。
環伺四周,不難發現不少廠商都陷於沒有差異化價值的惡性循環,最後只好「薄利多銷」,甚至「流血清倉」。顧客偶爾會想撿便宜貨,但他們不會是忠誠的顧客,因此產品沒有獨特的吸引力,企業就很難基業長青。
試想,顧客一天到晚吃一樣的漢堡,一定會覺得索然無味,連員工也會覺得無聊。產品不能帶來令人興奮的差異化價值,很快地,的員工就會覺得無聊,不久之後,顧客也會感受到相同的情緒。
乍聽之下,這套理論似乎違反了麥當勞、與肯德基靠全球一致的規範而成功的原理。其實,在某種程度下,顧客歡迎一致的品質與感覺,因為這會帶給他們安心與舒適。
但若能像星巴克,進一步把咖啡館塑造成不同的生活與群聚形態,本質差不多的咖啡消費,就可帶給顧客不同的體驗。
企業想要了解自己的產品是否具有差異化,可以自問以下三個問題:
1.產品或服務 帶給顧客什麼不同的體驗?
2.公司內有何員工創新激勵機制?
3.是否經常創造變化,避免顧客感到乏味?
如果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麼,顧客可能不會對公司長期效忠。此時, 請執行以下的動作:
1.切實做好SWOT分析,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機會與威脅,或許可以了解自己的差異性何在,應該專注在那些地方。
2.依行銷大師麥可波特的建議,建立公司的三大核心價值──差異化、成本領導力以及專注。
3.最後,讓所有員工實踐三大核心價值。同時試圖了解競爭者對手的做法。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