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李學海 的原始碼
←
李學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姓名:李學海 [[Image:01300000209183122156843598700.jpg|thumb|right|200px]] 貨倉大王李學海 性別:男 年齡:60歲(2008年) 國籍:美國 出生地:中國[[廣東省]] 教育:老三屆畢業生 企業:[[美國威特集團]] 美國總部:紐約 稱號:貨倉大王 李學海-個人概述 紐約的[[曼哈頓]],幾百棟大廈鱗次櫛比,寸土寸金。在第七大道最負盛名的時裝街上,一座猶太車衣工的古老銅塑靜靜地注視著大浪淘沙的喧囂,[[世紀]]變遷的滄桑。李學海的事業正是從這里起步的。現在,他的公司總部辦公室、時裝設計室和展銷中心也座落在這里。 [[Image:01300000209183122156846453608.jpg|thumb|right|200px]] 參觀 李學海,一米七五的個子,架著一副[[金絲眼鏡]]。初次相見,人們會以為是在跟一位[[藝術圈]]里的人交往。他並不喜歡多談經營上的事,但說起他參加[[拍賣]]的故事和去法國[[盧浮宮]]看畫買畫的經歷卻興味頗多,那種神情會使你忘了坐在面前的是一位大實業家,還以為他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 1970年,[[老三屆]]畢業生李學海只身一人從廣州到了香港,幾年後移民美國,在紐約唐人街打工。 30年後,李學海已是美國威特國際集團公司董事長。威特國際集團是李學海獨資的、全美最大的現代化貸倉和物流公司,[[貨倉]]的規模居全美貨倉業首位,每年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500多家大型企業做倉儲、批發、轉運等業務,年營業額達50多億美元。 從華裔打工仔到億萬富翁,李學海只用了20多年時間。這是一個傳奇式的人物書寫的傳奇故事。 李學海-發展現狀 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紐約[[猶太人]]控制的[[服裝業]]基本消失,為猶太人加工服裝的華人制衣廠因此陷入困境。但由於有自己的品牌,李學海的服裝生意越做越紅火。經過20年發展,李學海目前已擁有20多個服裝品牌,許多服裝還成功打入美國[[主流市場]]。 [[Image:01300000209183122156850311174.jpg|thumb|right|200px]] 訪問 李學海是美國「[[倉儲銀行]]」概念的主要實踐者之一。所謂「倉儲銀行」,就是利用[[電腦]]和[[互聯網]]技術將倉儲、物流和批發業務結合在一起的新的貨物管理模式。90年代初,受[[經濟]]衰退影響,當時紐約附近的[[新澤西]]地價猛跌,李學海看准機會,購入了大量的倉儲設施。「威特國際公司」倉儲業務由此開始。 李學海的倉儲設施遍及紐約、新澤西、洛杉磯等美國東西海岸主要城市,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每年處理世界500多家大公司價值50億美元的貨物。李學海建立的網上物流[[ASP貨倉管理系統]],為供需雙方提供了一個高效的[[電子商務]]平台,與美國90%以上的零售商之間實現了電腦聯網。由於與[[銀行]]建立了牢固的業務聯系後,庫存商品都通過信用卡在網上支付,整個過程既准確又便捷。哪種貨物缺少,馬上通過電腦系統自動補足,對貨物的流動監控猶如銀行對貨幣流動的監控。李學海說,現代化的倉儲物流管理需要的是精確與信譽,銀行往來的是[[貨幣]],他的倉儲設施往來的則是商品,但兩者的經營理念是相同的。 從2002年起,李學海還擔任了[[美國商務部]]「少數族裔商業發展會議共同主席」,2004年10月,當選美國最大的華裔商業團體——[[美國華商會]]首任主席。在美國的商業發展只是李學海事業的一部分,近10多年來,他在中國內地的投資也十分活躍。他在天津建立了擁有3000名雇員的「[[天津威特公司]]」。他還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立了20多家高級服裝連鎖店。對於社會公益事業,李學海同樣十分熱心,在美國,他是「紐約州政府退休公務員基金」的唯一[[華裔]]理事;在中國,他是[[北京外交學院]]「李學海獎學金」的贊助人。 李學海-時裝巨子 1970年,李學海到香港,開始了打工生涯。他知道,如果沒有知識,只能打一輩子工。因此,他白天在制衣廠幹活,從[[車衣工]]升到生產主管;晚上不顧勞累,堅持到香港機械學校,即現在的[[香港理工學院]]讀夜大學。1976年,他[[移民]]到美國,還是在制衣廠,還是做打工仔。除了擁有在香港制衣廠6年的工作經歷和積累的經驗之外,他幾乎一無所有。但知識和經驗是最大的財富,他堅信這一點。還是和在香港一樣,他一邊打工,一邊到[[紐約州立大學]]和[[紐約時裝學院]]讀書。 [[Image:01300000209183122156854011077.jpg|thumb|right|200px]] 與美國勞工部部長在一起 在紐約唐人街打工的日子里,他看到傳統的華人制衣廠是[[來料加工]]型,賺的是可憐的加工費。他開始也是從猶太人那里接定單做起,他做得很順當,定單接得很多。但是,他不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當他發現在他所接的每一張定單後面,廠家生產的服裝獲利甚微,大部分利潤都被猶太人把持的時裝公司拿走了,他明白,那是因為沒有叫得響的品牌。他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1981年,他拿出全部積蓄,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公司——C.G實業公司,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他選擇用中國的[[絲綢]]等[[面料]]在中國加工服裝,並一直努力以中國的品牌擠入美國時裝市場。那一年,他33歲。在一個傳統的領域創業,顯然要比在新興領域困難得多。但李學海有這樣一條[[座右銘]]:任何時候,都不要認為自己來晚了。這是他最深刻的人生體驗。從1970年到香港,直到1981年創辦自己的公司,李學海可謂十年磨一劍,正應了那句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創業伊始,他就立下宏大的目標:創立並打響自己的服裝品牌,一個能在紐約的高級服飾店、百貨公司銷售,為白領所接受的知名品牌。然而,在已被猶太人控制了上百年的紐約服裝界,談何容易!時裝意味著流行,也意味著隨時會被淘汰。在紐約曼哈頓同名遐邇的時裝大道上,一個多世紀以來,有多少悲歡的[[故事]]在這里上演,有多少希望在這里燃起又幻滅。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100年里,時裝大道上有4000多家時裝公司關門歇業,真正經受得住大浪淘沙考驗的公司鳳毛麟角。李學海扛著自已設計生產的時裝,走遍了曼哈頓。見服裝店就進,一家一家地找買主。「那段時間是我最困難的時期。產品賣不出去,公司就垮了。為了把服裝賣出去,我走破了上百雙鞋子。」直到今天,他仍然能說得出哪條街上曾有過哪些風光一時的時裝店,哪座樓房曾發生過轟動時裝界的事件。 [[Image:01300000209183122156857512618.jpg|thumb|right|200px]] 與美國總統布什在一起 在這個過程中,客戶看到他的成衣用料上來,做工精致,就建議他還是做代加工,這樣就不必辛辛苦苦四處跑定單了,[[生意]]照樣好。李學海謝絕了這些好意,他堅持要有自己的設計,創立自己的品牌,申請自己的[[專利]]。他知道,沒有自行設計的產品,生存權就捏在別人的手中,人家不給定單,[[公司]]就活不下去;而有了自己的[[品牌]],公司的經營才能有完全的自主權,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創業是艱難的,正當李學海雄心勃勃地開創新事業,淘取第一桶金的關鍵時刻,一位猶太老板,卻背後給了李學海一刀:一夜之間,他把公司的設計人員、技工師傅和銷售人員全給挖走了,同時帶走了所有的設計稿、客戶資料和定單。幾個月的心血忖諸東流,李學海又成了窮光蛋。 李學海不愧是條硬漢子。他沒有被卑劣的[[不正當競爭]]打垮,而是咬緊牙關,四處籌款,一切從零開始。他只認准一個目標:自創品牌自找市場,絕不再做代加工。事實證明了李學海的遠見。隨著[[《美墨貿易協議》]]的簽署和[[世界貿易一體化]]體系的建立,越來越多的制衣商將企業從美國遷往[[勞動力]]低廉的國家和地區,紐約[[唐人街]]傳統的制衣業急劇萎縮,如今已是難以為繼。而李學海自創的20多個品牌,包括[[時裝]]、[[套裝]]、[[大衣]]、[[襯衫]]、[[西裝]]等服裝,已打進紐約的各大百貨商場,進入了美國的主流社會。如今,C.G公司的銷售網絡已遍布全美,擁有數十萬家商店、兩萬多個固定客戶。他的公司已改名為威特國際集團公司,僅服裝一項就擁有超過十萬平方英尺的商品展銷場地,展示著數千種名牌服飾。他還在中國投資興辦了20餘家服裝工廠,遍及廣東、江蘇、上海、天津、遼寧、四川等地,產品銷往美國、[[加拿大]]、[[歐洲]]各地,從中國出口服裝量每月達900萬件。威特公司的銷售網絡,除了美國、歐洲之外,還擴展到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國。 李學海-貨倉大王 威特公司在紐約乃至美國服裝界聲名鵲起,但李學海並不滿足,而是時時刻刻在尋找新的機會,發展擴大經營空間。他發現,每當季節更換時,百貨商場都要換下大批時裝。這些換季產品如果大量收購,價格特別便宜。再將這些服裝運到其他不同季節的國家和地區,就可以賺不少錢。於是,李學海開始購買貨倉,經營世界服裝貿易。這條路,李學海又走對了。90年代初,美國經濟不景氣,房地產業跌入低穀,貨倉大量空置,售價十分低廉,而香港的房地產卻在猛漲。李學海反向思維,出售公司在香港的物業,將資金從香港抽到美國購買貨企。這是需要非凡的[[自信]]、巨大的勇氣和准確的判斷力的。開始,他在新澤西州買下第一座貨倉,目的是為了存放進出口服裝的。誰知貨倉業務一做就一發不可收,業務越做越大。他陸續在新澤西買下15座巨型貨倉,占地面積超過200公頃。總價值超過2億[[美元]]。 [[Image:01300000209183122156860175433.jpg|thumb|right|200px]] 接受采訪 當初,這些貨倉分屬不同的[[業主]]。當李學海帶著巨額資金,整條街整條街的買入時,當地同行目瞪口呆。新澤西州的一家報紙驚呼:「這位來自香港的東方商人,外表溫文爾雅,不動聲色,然而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美國東岸龐大的[[貨倉業]]納入囊中,其驚人的大手筆令人歎為觀止!」事實證明,李學海的確是個眼光獨到的精明商人。隨著90年代美國經濟持續走高,他的貨倉已成倍地升值。李學海的貨倉不僅為客戶存放東西,還可以幫助他們銷售、[[郵購]],從海運陸運、報關商檢、卸貨進倉直到打包出庫,一環套一環,全部輸入電腦。李學海的貨倉已成為全美最大的批發服務中心之一,每日處理數百個集裝箱的貨物,年吞吐量超過100億美元。 在李學海的貨倉里,一排排看不到邊的服裝,整整齊齊地掛著。等著運往各地銷售。[[工人]]們正將那些衣服送進自動熨衣機。偌大的倉庫里沒有嘈雜的人聲,也沒有[[機器]]的轟鳴,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大進大出的銷售模式,全球化的銷售網絡,使李學海很早就看到了電腦管理的重要性。為此,他投資4000多萬美元,建立了全套的網上物流貨合管理系統,把生意擴展到電子商務領域,利用互聯網把貨物銷到世界各地。目前,威特公司已在[[東南亞]]、歐洲、[[中南美洲]]以及中國[[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建立了健全的網上物流中心,全部交易都在網上進行。這些措施大大節省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公司的競爭力。 2000年,威特公司被美國權減財經[[雜志]]評為全美成長最快的100家公司之一,名列第38位;同時,也是大紐約地區最大的少數族裔公司之一,資產規模名列第15位。李學海因其事業的巨大成就獲得了無數榮譽,先後獲得「紐約市商業領袖獎」、「[[美國50位傑出華人商業成就獎]]」、「[[亞裔優秀企業家獎]]」等等。2001年,李學海入選美國[[企業家]]風雲人物,並獲得「[[愛麗斯島獎]]」——這是為表彰對美國社會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各族裔移民的最高榮譽,獲獎者都是美國各界的精英,如美國前總統布什、[[克林頓]]、[[尼克松]]等,華裔獲得此獎的有[[楊振寧]]、[[貝聿銘]]等人。威特公司已是全美最大的現代化貨倉和物流公司。李學海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貨倉大王」。 李學海-愛國僑領 李學海在事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並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祖國——[[中國]]。他說,我是在中國接受的小學、中學教育,我永遠忘記不了那個雖然物質貧乏,但是人人相親相愛的年代,忘記不了和藹的[[老師]]、善良的同學和鄰居。所以,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後,李學海就以巨大的熱情關注著祖國發生的每一個變化,為中國的日益強盛而高興。同時,他還早早在中國各地投入巨資興辦了多家服裝加工企業,並發揮威特集團銷售網絡的優勢,成為中國服裝出口的最大[[代理商]]之一。多年來,他為中國的時裝出口,為提高中國時裝在西方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聲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他還牽線搭橋,把美國先進的紡織設備和技術引進中國,大大提高了中國紡織產品和服裝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如今,李學海在國內的合資、獨資企業已遍布30多個省市、地區。 [[Image:01300000209183122156868535628.jpg|thumb|right|200px]] 參觀物流信息中心 作為一個全球性大公司的[[CEO]],李學海日理萬機,時間非常寶貴。但是,他仍然十分熱心僑界的公益活動。近年來,他在中美企業家之間聯絡、溝通,為加深相互之間的了解做了許多工作。1999年,他組織組400多名美國大企業集團總裁在香港舉辦「世界青年企業家」會議,取得圓滿成功。2000年,他作為「第三屆海外傑出青年匯中華」活動的美國地區負責人,經過大量繁雜、細致的工作、促成了200多位海外傑出華裔青年回到中國,開展「尋根之旅」,使那些在美國出生、在美國長大的新一代[[華人]]加深了對中華[[歷史]]和[[文化]]的了解。為了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他還專門成立了[[環球華人媒體有限公司]],代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經濟日報》]]等20多家中國報紙的海外廣告業務。他待人誠懇、謙虛、熱情,在僑界享有非常高的聲威,因此被擁有100多個社團的紐約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一致推舉為總顧問,被美國東部華文[[記者]]協會授予「傑出社區服務獎」。 在服務華人社區的同時,李學海還與美國的主流社會保持密切的聯系,積極參與美國聯邦和紐約的公益活動,是[[白宮]]少數族裔商業發展委員會[[圓桌會議]]委員,是其中兩位亞商代表之一。他對亞商企業在美國發展的諸多問題,向美國政府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建議,起到了少數族裔與政府的橋梁作用。他是長袖善舞的美國商界社會活動家,受到過克林頓總統、[[世界銀行]]總裁等政要的多次接見。漢代文學家[[楊雄]]雲:「志猶學海,業比登山」。李學海從一個赤手空拳的打工行成為今天的億萬富翁,靠的正是不屈不撓的拼搏、孜孜不倦的追求、持之以恒的學習以及華人特有的勤勞。所有這些優秀品質融於一身,成就了李學海今天的輝煌。 [[Category:企業家|CH]][[Category:華人企業家|30]]
返回至
李學海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