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忽必烈 的原始碼
←
忽必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Image:d019d2bf3964c01c18d81f58.jpg|thumb|right|200px]] '''[[忽必烈]]'''(Kublai Khan) 1215年—1294年,[[成吉思汗]]之孫,[[蒙哥]]汗(憲宗)弟。名字全稱孛兒只斤忽必烈,諱名呼必賚,睿宗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魯禾帖尼]]的第二子(總第四子)。[[元朝]]的創始[[皇帝]],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語尊稱薛禪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1260年——1294年在位。 [[憲宗]]元年(公元1251年),忽必烈受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早在[[藩王]]時期就思「大有為於天下」,並熱心於學習漢[[文化]]。曾先後召僧[[海雲]](宋印簡)、僧子聰([[劉秉忠]])、[[王鶚]]、[[元好問]]、[[張德輝]]、[[張文謙]]、竇默等,問以儒學治道。先後任用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軍政;屯田唐、鄧等州。 [[蒙哥汗]]三年(1253)率蒙古軍攻[[雲南]],四年滅[[大理]]國。九年,攻打[[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昌)時,得知蒙哥汗死訊,決策北還,爭奪帝位。十年,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稱汗,始建年號中統。其幼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今蒙古鄂爾渾河[[上遊]]東岸哈爾和林)稱汗。至元元年(1264)打敗阿里不哥,後遷都[[燕京]](今北京),改稱大都。八年定國號為元。十六年滅南宋,統一全國。又進攻[[日本]]、[[安南]]、[[占城]]、[[爪哇]]等國。在位期間,注意選用人才,采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地方建立[[行省]],開創我國省制之端。勸課農桑,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加強對邊疆地區管理,開辟中外交通,鞏固和發展多[[民族]]國家。把境內民眾分成四等,民族壓迫較重。 其兄蒙哥在1259年去世後,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作[[蒙古帝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於是阿里不哥與忽必烈開始爭奪汗位。雖然忽必烈在這場鬥爭中獲勝,但西方的[[四大汗國]]則因他違背大汗選舉傳統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而紛紛與他斷絕了來往,脫離了他的統治範圍。至此,他的政權只包括[[中原]]地區、[[西藏]]和蒙古本土。 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並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劃。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重鎮[[襄陽]],但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1279年,在厓山海戰中,[[陸秀夫]]背著8歲的小皇帝宋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統治全中國。 忽必烈確立中央集權政治,恢複正常的統治秩序,采取一些有利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措施 ,讓社會經濟逐步恢複和發展。從而邊疆地區得到開發。全國統一,初步奠定了國家疆域的規模,發展了國內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全國統一以後,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黷武]]等消極因素也有了發展,采取漢法,改革落後舊制的工作陷於停頓。 忽必烈後來亦有派遣軍隊進攻一些其它國家和地區,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事最有名,也最慘烈。元軍兩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一般認為台風(日本人稱這兩次風為「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 在位三十五年。[[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病逝]]。年80歲。有子11人。[[諡]]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 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在中央設中書省,以王文統任平章政事,在各地分設10路宣撫司,任漢人儒士為使。同年五月,阿里不哥也在部分留居漠北的諸王擁戴下,稱大汗於哈拉和林。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托,出兵擊敗阿里不哥。在與阿里不哥[[鏖戰]]的同時,中統三年(1262)春,益都行省李乘機叛亂,被忽必烈迅速鎮壓。李的叛亂引起忽必烈對漢人的猜忌,於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廢除漢人諸侯的世襲制度,削弱這些家族的軍權,在地方上實行軍民分治等等,一方面以加強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則可嚴密對漢人的防範。此外,又在各級政權中引用色目人分掌事權,使與漢人[[官僚]]相互牽制。中統五年八月,忽必烈又改元為至元。經過從中統元年到至元初年的增改損益,新王朝的各種制度大體上確立下來。至元八年(1271),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次年,確定以[[大都]]為[[首都]]。[[中央集權]]政治的重新確立,恢複了正常的統治秩序,對人民的賦役剝削限制在一定的數額之內,並采取了一些有利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措施,如立司農司、墾荒屯田、興修水利、限制抑良為奴等。但是,這個政權也保留了大量的蒙古落後舊制。這些制度在元代始終保留下來,嚴重地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使元代的社會矛盾愈益激化。同時,忽必烈又積極著手消滅南宋的[[戰爭]],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十三年,下臨安,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一統]]。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統治全國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國[[疆域]]的規模。 全國統一後,忽必烈的保守、嗜利和黷武等消極因素都有了發展。他重用[[回回]]人[[阿合馬]]。阿合馬從中統初便主管中央財政,多方搜刮,[[權勢]]日重。後阿合馬獨擅朝政。十九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此後,忽必烈又先後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都以失敗而告終。同期,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占城、[[緬甸]]與爪哇,都遭到失敗。但抗擊[[海都]]、[[篤哇]]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平服[[東北]]諸王乃顏[[叛亂]],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 ''' == 忽必烈與元朝 == ''' '''1.忽必烈與''' '''阿里不哥''' '''的爭位''' 蒙哥汗去世了,遺留下三個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來成為未來蒙古帝國的大汗。旭烈兀自1256年成為波斯汗後,由於遠離蒙古,而沒有要求繼承大汗位。剩下的只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阿里不哥作為幼子,已經成為蒙古本土上的統治者,並在蒙古都城哈拉和林紮營。作為蒙古地區的統治者 ,他准備在蒙古召開庫里勒台,以確保他被舉為大汗。而忽必烈搶在他之前行動。他率軍 從武昌北上,在中蒙邊界的上都府(位於今察哈爾和熱河之間的多倫諾爾附近)建大本營 ,早些時候,他只是在這兒建起了他的夏季駐地。1260年6月4日,他在此被他的党羽,即 他的軍隊,擁立為大汗。當時他44歲。 按成吉思汗的法律,這次倉卒的選舉是非正式的。按傳統,庫里勒台應該在蒙古召開,會前應召集成吉思汗的四個兀魯思的代表們出席。阿里不哥在蒙哥的丞相、克烈部聶思 托里安教徒學魯合的慫恿下,現在也毫不[[躊躇]]地在和林悟取大汗稱號。在中國,控制著陝西和四川的蒙軍將領們傾向於阿里不哥一邊,但忽必烈不久就把這兩個省的軍隊爭取到他一邊。忽必烈的副將們在甘州東部(甘肅境內)打敗了阿里不哥軍,這次勝利鞏固了忽必烈在對蒙古統治下的中國的所有權。忽必烈把他的優勢向蒙古推進,他於1260年年底,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度冬;而阿里不哥朝葉尼塞河上遊撤退。接著忽必烈錯誤地設想戰爭已經結束,在和林留一支普通軍隊後,回到中國。1261年年底,阿里不哥[[卷土重來]],驅逐了這支駐軍,並進軍迎戰忽必烈。在戈壁邊境上打了兩仗。第一仗忽必烈獲勝,然而;他再次錯誤地沒有追擊阿里不哥,10天後打了第二仗,盡管戰鬥十分激烈,但卻沒有[[決定]]性的勝負。 站在阿里不哥一邊的有窩闊台家族的首領、塔爾巴哈台的葉密立地區的統治者海都和察合台宗王阿魯忽(Alghll或AlllghLI),阿里不哥曾幫助阿魯忽從其堂兄妻、兀魯忽乃手中奪得察合台兀魯思。由於這一支持,阿里不哥的勢力與忽必烈的勢力相匹敵,直到將近1262年年底,阿魯忽背棄阿里不哥投靠忽必烈(看下文,第331頁)。這一出人意料的背叛改變了形勢。當忽必烈趕走了阿里不哥的人,重新占領和林時,阿里不哥被迫在伊犁河流域與阿魯忽作戰。阿里不哥被兩軍拑住,最後於1264年投降忽必烈。忽必烈寬恕了他,但是,處死了他的一些主要支持者,包括聶思托里安教丞相孛魯合。為謹慎起見,他把阿里不哥作為重要俘虜囚禁起來,直到1266年阿里不哥去世。 '''2.征服南宋 '''家族內部的[[糾紛]]結束之後,忽必烈[[從容]]地恢複了他征討宋朝的計劃。[[宋度宗]](1265-1274年在位)依靠奸臣[[賈似道]],而賈似道的[[統治]]使[[傑出]]將領們的努力都成了[[泡影]]。度宗死後,賈似道扶持四歲幼孩恭帝(1275-1276年在位)即位,在恭帝的名義下操縱朝政。在攻打南宋的戰爭中,忽必烈幸運地得到兩位傑出將領:[[伯顏]]和[[阿術]](阿術是[[速不台]]之孫、[[兀良哈台]]之子),還得到[[回鶻]]人[[阿里海牙]]的[[支持]]。1268年,阿術著手圍攻襄陽和[[樊城]]這兩個控制著湖北境內漢水下遊流域的城市。這一著名的圍攻戰持續了5年(1268—1273年),充滿著許多英勇抵抗的事跡,如兩名英勇的中國將領張貴和張順,受命由水路增援襄陽,在執行任務中壯烈犧牲(1271年)。襄陽守將[[呂文煥]]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後來(1272年),阿里海牙從美索不達米亞帶來了兩位著名的穆斯林工程師:毛夕里的阿拉丁和希拉的伊斯邁爾,用他們帶來的攻城武器終於粉碎了被圍困的居民們的抵抗。樊城於1273年2月被攻占,呂文煥被宮廷陰謀弄得心煩意亂,於同年3月以襄陽城投降蒙古人。 現在,[[蒙古人]]在控制著[[漢水]]下遊,伯顏和阿術沿長江而下於1275年成功地征服湖北東部要地([[漢陽]]、[[武昌]]、[[黃州]]),安徽要地([[安慶]]、[[池州]]、[[蕪湖]]、[[太平]]和[[寧國]])和[[江蘇]]要地([[南京]]、[[鎮江]])。 接著,伯顏入侵浙江,占常州,抵達宋都、大城市[[杭州]]。攝政皇後於1276年1-2月驚恐地把杭州讓給了蒙古人。1276年2月25日,伯顏把小皇帝帶到忽必烈面前,忽必烈待他很好。由此可以判斷自成吉思汗時代以來蒙古人所取得的進步;斡難河畔的半原始人經過了兩代之後已經上升到具有悠久文明的民族的水平上。 南方仍有待蒙古人去征服,那兒的中國人堅持頑強抵抗。阿里海牙攻占湖南的重要城市長沙和廣西的[[桂林]](1276年)。當時忽必烈被迫在蒙古與反叛他的同族人作戰,這一戰爭使南宋主戰派將領們得到短暫的喘息,他們企圖在福建和廣東沿海重建政權。但是,蒙古人在速客禿將軍的率領下重返中國,依次占領福建省(福州和泉州, 1277年)和廣東省的港口(1277年占廣州,1278年占[[潮州]])。中國的最後一批「愛國者」在英勇的張世傑的率領下,帶著新立的9歲的宋朝小王子宋帝丙,在海上的船中避難。1279年4月3日,在廣州西南屋山附近受蒙古水軍攻擊,船毀(或者是被占領,或者是被擊潰)小宋帝丙溺水而死。 包括南方在內的中國全境第一次落入[[突厥]]-蒙古族征服者手中。這是5世紀的拓跋氏突厥人和12世紀的女真氏通古斯人都沒有[[實現]]的[[事業]],忽必烈最終完成了。正是他實現了10個[[世紀]]以來「所有居氈帳」民,即世[[世代]]代的遊牧民們,所抱有的朦朧夢想。草原上漫遊的牧民們,即「灰狼和紅色雌鹿的所有子孫們」,隨著忽必烈一起,最終成了中國——整個亞洲定居農民中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的[[主人]]。然而,征服是[[緩慢]]的,足以抵銷它所產生的壞影響。確實,盡管這位遊牧民的後代忽必烈[[可能]]征服了中國,[[然而]],他本人已經被[[中國文明]]所征服。因此,他能夠認識到其政策的始終如一的目標:成為真正的「[[天子]]」,使蒙古帝國成為中國帝國。實現這一目標的路敞開了。[[宋朝]]一[[滅亡]],他就成了具有15個世紀悠久歷史的帝國的合法君主。他的王朝,取名為元朝(1280-1368年),只希望追隨以往的22個中國王朝的步伐。中國化的明顯[[標志]]是:「忽必烈從阿里不哥手中奪回哈拉和林後,從來沒有到那兒去住過。1256-1257年,他選擇今[[察哈爾]]東、[[多倫諾爾]]附近的[[上都]]府為[[夏季]]駐地,在此建了一群[[宮殿]]。1260年,他在北京建都。1267年,他開始在原北京建築群的東北營建新城,他稱之為大都,即「偉大的都城」,也被稱為「可汗之城」,西方遊人稱「[[汗八里]]」。它成為蒙古君主們的冬季駐地,而上都府仍是他們的夏季駐地。 '''3.忽必烈對日本、印度支那和爪哇的戰爭''' 作為中國的新皇帝,忽必烈要求[[遠東]]的其他諸國對他表示[[效忠]],按傳統的中國政策(無論是值得肯定或是否定),這些國家被看成它的天然的衛星國。 [[高麗]]盡管已經由蒙古人駐守,但是,仍處於經常反叛的狀況。高麗朝廷已經撤退到與漢城遙遙相望的江華小島上,並在島上指揮抵抗。然而,1258年高宗〔王瞮〕遣世子王典作為人質到蒙哥宮廷。忽必烈繼任大汗後,送這位年輕的王子回國統治高麗,他還使他成為自己的女婿。從此,高麗王朝通過與元朝王室的這一聯姻成了一位[[順從]]的屬臣。 忽必烈還要求日本[[表示]]效忠。日本攝政王北條時宗(1251年-1284年在位)兩次拒絕(1268年和1271年)。忽必烈於1274年派出由150艘船只組成的艦隊,載著遠征軍,向日本群島進發,軍隊在高麗東南海岸上船,夷平了對馬島和壹歧島,在下關附近九州島上的博多(呂崎)灣登陸。但是草原騎兵們不習慣這些海上遠征。況且,他們的打算僅僅是由他們構成入侵軍的核心,軍隊的主體則是由特別厭戰的中國人和高麗人組成的輔助軍。無論如何,隱蔽在麥諸基要塞附近的九州的大名們奮力抵抗,結果在經歷了短時的退卻(據說是受中國火炮逼迫)之後,他們迫使入侵者退回船上。 1276年,忽必烈重申要日本效忠的要求,再次遭到北條時宗的拒絕。忽必烈在長期備戰之後,於1281年6月派出更大的船隊進攻日本,一支由45,000蒙古人和120,000中國-高麗人組成的軍隊,他們分別在九州博多(呂崎)灣及肥前省的鷹島和平盧登陸。但是,這一次,蒙古軍(完全離開了他們的環境)和中國-高麗軍(幾乎沒有軍事價值)還是未能抵擋住日本人的憤怒。尤其是1281年8月15日的一場可怕的颶風驅散或摧毀了蒙古艦隊,蒙古部隊失去了根基,或者被俘,或者被殺。 忽必烈在[[印度支那]]的進展也好不了多少。這一地區當時被分為四大國:安南國(包括東京平原和很久以後成為法屬的安南國、即今北越的東京平原北部),它更多地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占婆國(曾是法屬安南的中部和南部,即今南越地區),它在種族上屬馬來亞-波利尼西亞人(Malayo-polynesian),文化上屬印度文化(婆羅門教和佛教);柬埔寨國,或稱高棉,屬於純高棉種人,文化上同樣是婆羅門教和佛教文化;緬甸國,在人種上屬緬甸-藏族,文化上屬印度文化,宗教是佛教;緬甸的白古屬國,是純高棉種人,信佛教。1280年,在忽必烈使者的威逼之下,占婆國的摩訶羅闍〔國 王〕陀羅諾曼四世接受蒙古人的保護,但是該國人民拒絕承認該國 被劃分成中國的行政區(1281年)。接著,忽必烈又派出一小支軍 隊,由速客禿(漢譯名唆都)統率,經海路從廣州到占婆,唆都攻占 占婆都城佛誓(1283年),在今平定附近。然而,蒙古軍未能戰勝占婆的遊擊軍,被迫回到船上。1285年,忽必烈派大軍進入印度 支那——這次是由諒山過東京平原——由忽必烈之子脫歡(Toghon或Toghan)統率,他攻打安南人。脫歡在北件附近獲勝,繼續進軍河內,但以後在三角洲的異隆戰敗,退回中國。與此同時,速客禿企圖在南方從後面攻東京。他在占婆港登陸後,北上去義安和清化,與脫歡會師,但是,在特基特灣遭到安南人的襲擊,並被殺死(1285年)。1287年,又一支新的蒙古軍經東京平原,再次占領河內,但是,蒙古軍仍未能守住該城,只得撤離河內。安南王陳仁宗(1278-1293年在位)成功地抵抗了各次攻擊,勝利地返回都城。然而,在1288年,他明智地承認自己是忽必烈的屬臣。由於他拒絕親自前往北京朝見,忽必烈決定扣留他的使臣陶子奇(1293年)。忽必烈的繼承者、[[鐵穆耳]]皇帝終於與從前的「叛臣」和解(1294年)。占婆國王也履行了封臣的義務。 1277年,蒙古人在緬甸奪取了八莫海峽,通往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道路向蒙古人敞開了(馬可·波羅生動地描述了這次戰役,在戰爭中,蒙古弓箭手們更好地利用了緬甸戰象)。1283-1284年,他們再次入侵緬甸,緬甸統治者蒲甘王那羅梯河波帝(1254-1287年在位)棄都而逃。然而,直到1287年,在第三次戰爭期間,蒙古人才南下到伊洛瓦底江流域,直抵緬甸都城蒲甘,他們掠奪蒲甘城。1297年,蒲甘新王喬苴為避免災難承認自己是蒙古人的屬臣。1300年,在緬甸小撣邦首中間為蒲甘王位的繼承發生爭吵,為恢複[[秩序]],蒙古人再一次幹涉緬甸事務。 蒙古人的影響一直到達柬埔寨。1296年,忽必烈的繼承者鐵穆耳帝派使團到柬埔寨,使團成員中有周達觀,他留下了關於這次旅行的一部遊記。從1294年起,清邁和速古泰兩個泰族王國都成了元朝的屬國。 最後,忽必烈於1293年1月派出3萬人的遠征軍從泉州出發到爪哇。爪哇的主要統治者是爪哇島東部的諫義里王。由中國將領史弼、高興率領的蒙古軍由於另一位爪哇首領土罕必闍耶〔拉登·韋查耶〕的援助,在滿者伯夷附近打敗了諫義里王。蒙古軍攻占了敵人的都城諫義里,或者稱達哈,但是,土罕必闍耶在此之後轉而反對蒙古人,迫使蒙古軍返回船上。於是,土罕必闍耶在解放了爪哇島之後,建滿者伯夷國。 '''4.忽必烈與海都的鬥爭''' 對忽必烈來說,對這些「[[殖民地]]」的遠征遠不如他要進行的平定成吉思汗其餘各支的戰爭重要,特別是對[[窩闊台]]的孫子海都的鬥爭,海都統治著葉密立河流域和[[塔爾巴哈台山]]地的父系領地。這個蒙古人仍忠實於老傳統,過著他們民族的生活方式,與已經半中國化的忽必烈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毋容置疑,許多蒙古人和蒙古化的突厥人都驚詫地注視著在中國已征服地區內的統治所發生的變化和蒙古大汗向中國天子的轉變。阿里不哥是這一反對派中的第一個代表。海都將扮演著同樣的角色,但是,他使這一角色更具有個性和大無畏的魄力。 以忽必烈為代表的拖雷家族似乎拋棄了純成吉思汗蒙古人的傳統,海都無視拖雷家族,決定親自恢複窩闊台家族的命運,自1251年以來,窩闊台家族就已經失去了權力。換言之,海都的目標是要宣布他本人是合法繼承人,或者,[[無論如何]],要[[犧牲]]忽必烈在蒙古的利益和察合台家族在突厥斯坦的利益,使自己在[[中亞]]創建一個大汗國。 海都首先起來反對的是察合台家族。1267年至1269年間,他打敗八刺,占領[[伊犁河]]流域和喀什噶爾,留給八刺的只是[[河中]]地區。八刺的繼承者們不過是海都任意廢立的屬臣。現在,海都作為中亞的君主采用「汗號」,並攻擊忽必烈。 忽必烈把與海都戰爭的任務交給他的第四子那木罕(Nomokhan或Nomoqan),於1275年派他率軍前往阿力麻里(今固爾紮附近,在伊犁河畔)。那木罕由一些宗王組成的一個傑出的參謀組陪同出征,他們中有脫脫木兒和那木罕的堂兄弟、蒙哥之子昔里吉。但是,1276年,脫脫木兒因不滿忽必烈,勸昔里吉與他合夥進行反叛。他們兩人背信棄義地拘捕了那木罕,並宣布擁護海都,把那木罕交給海部的盟友、欽察汗忙哥帖木兒。他們還勸說察合台次於撒里蠻和另一些成吉思汗宗王們參加反叛。海都於1277年從阿力麻里向哈拉和林進軍,形勢對忽必烈來說十分嚴峻,他把他最傑出的將領伯顏從中國召回。伯顏在鄂爾渾河畔打敗了昔里吉,把他趕回到也兒的石河畔;而脫脫木兒逃到達唐努烏村的黠戛斯人境內,後來又在帝國先頭部隊的攻擊下被趕出此地。受到這次挫敗之後,昔里吉、脫脫水兒和撒里蠻之間發生爭吵,昔里吉處死了脫脫木兒,昔里吉與撒里蠻之間也互相采取敵對行動。在采取了一些無目的的行動之後,撒里蠻捉住了昔里吉,向忽必烈投降,並把他的俘虜交給了忽必烈。忽必烈原諒了撒里蠻,但把昔里吉流放到一個島上。此後不久,1278年,那木罕王子被釋放。這個反忽必烈同盟由於成員們素質差而失敗。 但是,海都與忽必烈仍處於交戰狀態,他起碼具有領導者的氣魄。海都作為葉密克、伊犁河流域、喀什噶爾的主人和察合台諸王的宗主(他已使察合台的領地縮小到河中地區),正如忽必烈是遠東的可汗一樣,他是中亞的真正可汗。1287年,海都組成了新的反忽必烈同盟,參加同盟的有蒙古帝國系各支的首領:成吉思汗弟弟們的後代。宗王中有乃顏、勢都兒和哈丹。乃顏,或者是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後裔,或者是成吉思汗異母弟、別里古台的後裔,其領地在滿洲地區;他是一位聶思托里安教徒,馬可·波羅堅持認為在他的旗幟(或稱纛)上畫有十字。勢都兒是成吉思汗大弟哈撒兒的孫子。哈丹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赤溫的後裔。他們在東蒙古和滿洲地區都占有封地。如果海都從中亞和西蒙古帶來的部隊與乃顏、勢都兒和哈丹在滿洲集合的部隊會合的話,那麼,對忽必烈來說,形勢將變得十分危險。 忽必烈迅速行動起來。他命伯顏代替他駐守哈拉和林,阻止海都。他本人親自率領另一支蒙軍前往滿洲,隨之而行的有成吉思汗最信任的夥伴博兒術的孫子,玉昔帖木兒將軍。帝國艦隊從長江下遊的中國港口出發,帶著這次戰爭所需的大批物資在遼河口登陸,這一仗將決定蒙古帝國的命運。乃顏的軍隊在遼河附近紮營,以蒙古的方式,用一排馬車保護著。忽必烈當時是72歲,坐在由四只象駝著,或拉著前進的一座木塔上指揮作戰。拉施特記道,這次行動十分艱巨,在一段時期內,勝負難分。結果,無疑是忽必烈獲勝了,正如中國史所記,是由於忽必烈軍隊在人數上占優勢,也是由於他把中國軍隊與蒙古軍隊有效地聯合起來。乃顏被俘,作為成吉思汗的侄孫子,忽必烈賜他不流血的死,即將他在氈毯下悶死(1288年)。那些站在乃顏一邊的聶思托里安教教徒們有理由擔心會遭到報複,但是,忽必烈認為基督教對這次反叛不負有責任。忽必烈之孫、未來的皇帝鐵穆耳完澤篤(Temtir Oljaitu)由於粉碎了哈丹和鎮壓了滿洲及其毗鄰的蒙古地區而完全制止了進一步的叛亂。 海都幹涉遠東事務的希望成了泡影,但是,他仍是杭愛山以西的西蒙古和突厥斯坦的君主。忽必烈的一個孫子甘麻刺(Ka-mala)王子擔負著守衛杭愛山邊境地防止海都入侵的任務,結果他被海都軍打敗,並被圍困在色楞格河附近,在費盡了努力後才逃脫。忽必烈不顧自己年事已高,感到有必要親自前去扭轉形勢(1289年7月)。但是,海都按遊牧方式已經遠遁。1293年,留在蒙古統率帝國軍隊的伯顏,以哈拉和林為基地,成功地發動了一次對叛軍的遠征。同年,忽必烈之孫、鐵穆耳王子取代伯顏統率軍隊。伯顏成了忽必烈的宰相,他在忽必烈去世後不久,於1295年去世。 忽必烈生前未能看到反海都之戰的結束。當這位大皇帝於1294年2月18日去世時,窩闊台家族的首領仍然是杭愛山以西的蒙古和中亞的君主。忽必烈的孫子、繼承者鐵穆耳完澤篤(1295-1307年在位)繼續了這場戰爭。當時海都的主要盟友和屬臣是統治著突厥斯坦的察合台兀魯思首領都哇。在1297年至1298年期間,都哇發動突然攻擊,捉住了汪古部勇敢的闊里吉思王子(即喬治,在此可以回顧一下,汪古部人是聶思托里安教教徒),他是鐵穆耳皇帝的女婿,正統帥著在蒙古的帝國軍隊。當時都哇企圖襲擊另一支帝國軍隊,即由保衛著唐兀惕邊境(甘肅西部)的阿難答王子統率的軍隊。但是,他本人卻意外地遭到襲擊,只得逃跑。為報此仇,他處死了他的俘虜闊里吉思(1298年)。 1301年,海都作了進攻帝國的最後一次努力。這次有窩闊台系和察合台系的許多宗王參加。他向哈拉和林進軍,和林當時由鐵穆耳皇帝的侄子海山王子鎮守。1301年8月,在和林與鄂爾渾河左岸支流塔米爾河之間展開一場大戰。結果海都戰敗,並在撤退中死去。 海都之子察八兒在塔爾巴哈台的葉密立地區繼之為窩闊台兀魯思的首領,扮演著同樣的反皇帝的角色,反對忽必烈家族的帝國權利。察合台兀魯思首領都哇最初承認察八兒是他的宗主,但是,不久厭倦了這些無休止的反帝國戰爭,他勸說察八兒承認鐵穆耳皇帝為宗主。1303年8月,兩位宗王的使者到北京宮廷表示效忠,這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它再次把窩闊台和察合台的兀魯思置於拖雷家族的藩屬地位而恢複了蒙古的統一。接著,正像我們將要看到那樣,都哇和察八兒之間發生爭吵;都哇囚禁了察八兒,逼他交出東、西突厥斯坦(約1306年)。都哇死(約1306-1307年)後,察八兒約於1309年進攻都哇之子、繼承者怯伯(Kebek)汗,企圖以此恢複窩闊台兀魯思對察合台兀魯思的霸權,但是,他被怯伯開打敗,除了逃到中國大汗處避難外,別無選擇。 窩闊台兀魯思就這樣結束了。40年(1269-1309年)來,窩闊台家族在它的基地塔爾巴哈台的葉密立河畔統治著中亞,並與拖雷家族的命運抗衡。 忽必烈的王朝,即中國的元朝,作為其他蒙古汗國的唯一的宗主而存在。北京成為遠至多瑙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世界之都。 為了更清楚地展現忽必烈和海都兩個家族之間的鬥爭,我們不得不敘述到這一鬥爭的結束,即忽必烈死後的15年時。現在,我們可以回過頭來考慮可以稱之為「忽必烈內政」 的事情。 '''5.忽必烈的統治:蒙漢政策''' 忽必烈推行一種二元政策,該政策的方位是取決於人們把忽必烈看成(或者他自認為)是成吉思汗的繼承者大汗呢,還是把他看成中國19個王朝的繼承者、天子呢。從蒙古人的觀點來看,他在原則上(如果不是在現實中)始終如一地維護了成吉思汗帝國精神上的統一。作為至高無上的汗,即成吉思汗和蒙哥統治的繼承人,他堅持不斷地要求成吉思汗各大封地的服從,每一塊大封地都成為一個自治汗國。為強制使窩闊台家族和察合台家族作出這種服從,他的一生是在蒙古的戰爭中度過的。波斯對他來說只是他的帝國的一個省,那兒由他的弟弟旭烈兀統治。在他的眼中,波斯汗——旭烈兀(1256-1265年在位)、阿八哈(1265-1281年在位)和阿魯渾(1284-1291年在位)——只是一些從屬的汗,即高級總督伊兒汗,他們要得到他的任命,並與他保持密切聯系。忽必烈這個擁有全中國的人,原則上是突厥斯坦和蒙屬俄羅斯的宗主,以及伊朗事實上的宗主,確實如馬可·波羅所說,是真正的「大君主」,「從亞當時代至今,世界上曾有過的、統治著人民、土地和財富的最強大的君主」。 當忽必烈在亞洲的其他地區成為成吉思汗的繼承人時,在中國,他企圖成為19個王朝的忠實延續者。其他的任何一位天子都沒有像他那樣嚴肅地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他恢複的行政機構治愈了一個世紀之久的戰爭創傷。宋朝滅亡後,他不僅保留了宋朝的機構和全部行政官員,而且還盡一切努力得到了當時任職官員們的個人的效忠。在征服土地之後,他也完成了對人們頭腦的征服,他想獲得的最偉大的名聲也許不是「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征服全中國的人」,而是「第一位治理中國的人」。 交通問題,對這個龐大帝國的行政和物資供應是如此重要,受到了他的密切關注。他修複帝國道路,並在可能栽種的道路兩旁種上樹遮陽,在每隔一定的距離上建商旅客棧。20多萬匹馬分發給各驛站,用於帝國郵政。為保證北京的糧食供應,他修複和開通了大運河,使大米經運河從中國中部運往都城。為了備荒,他恢複了國家控糧的政策,這一政策在中國很早就制訂起來,在北宋統治時期,著名的王安石使之完善。在豐年,國家收購餘糧,貯藏於國倉。當荒年穀價上漲時,開倉免費分發穀物。還組織了公眾救濟。1260年法令要求地方長官對老學者、孤兒、病弱者提供救濟。1271年的又一道法令號召建醫院。這些措施除了受到中國行政傳統的影響外,很可能在忽必烈的頭腦中還受到佛教影響的結果,這種影響顯然很強烈。稻米和玉米是定期分發給急需的家庭。馬可·波羅說,忽必烈本人每天就要接濟3萬窮人。 忽必烈行政管理中唯一不足的是財政方面。在宋朝的各種制度中,忽必烈發現了「鈔」,或者說紙幣的用途。他把鈔票引入流通領域,並使它成為財政的基礎。1264年,他頒布了一條法令,公布了用紙幣來計算主要商品的價值。他的第一任「理財」大臣是不花刺的穆斯林賽夷阿劄兒(Sayyid Ajall,死於1279年),他似乎把鈔票的發行維持在合理的限度內。隨後繼任的幾位大臣們開始輕率行事,先是河中費納客忒〔前蘇聯塔什幹西南〕人阿合馬(死於1282年),後是畏兀兒人桑哥,他們兩人實行無限制的通貨膨脹政策,使鈔票貶值。在聚斂錢財時,他們采取多次兌換錢幣的方式和建立了重利專賣的辦法。阿合馬於1282年被暗殺,他死後受到忽必烈的貶責。桑哥因貪汙被處死(129年)。在忽必烈的統治之後,為了阻止原鈔票的下跌,有必要發行新的鈔票(1303年),這次是輪到新幣貶值了。 '''6.元朝的佛教''' 正如[[馬可·波羅]]明確指出的,忽必烈對一切[[宗教]]都很寬容,盡管他在1279年一度恢複了成吉思汗關於屠殺牲畜的規定—一這一規定是與穆斯林習俗相違背的——和一度表現出極端反感《古蘭經》所強加給穆斯林的那些對「異教徒」發動「聖戰」的義務。此外,他對佛教徒的同情,使他在短時期內對佛教徒的老對手——道士們表現了幾分個人敵視。的確,[[佛教]]因他的偏袒而明顯受益。他正是以這種面貌而被載入蒙古傳說的。虔誠的佛教徒、蒙古史家薩囊徹辰甚至給忽必烈冠以呼圖克圖(qutuqtu,崇敬的、神聖的)和查克拉瓦蒂(Chakravartin,在佛教詞匯中是「宇宙之君主」)這些稱號。甚至在他繼位前,即蒙哥統治時期,他就在上都府召集了一次佛教徒與道士的辯論會(1258年),結果,佛教徒獲勝。在這次著名的論戰中,那摩(曾出席過蒙哥舉行的宗教辯論會)和年輕的吐蕃喇嘛八思巴闡述了佛教教義。像在1255年的辯論會上一樣,他們指控道士們散布流言,歪曲了佛教起源史,把佛教貶成僅僅是道教的附庸。這次論戰之後,忽必烈頒布法令,焚毀道藏偽經,迫使道士們歸還從佛教徒手中奪得的佛寺(1258年、1261年、1280年和1281年法令)。馬可·波羅記載,忽必烈繼任皇帝後,他曾舉行隆重儀式接受錫蘭王送給他的一件佛骨。 忽必烈在佛教事務中的主要助手是吐蕃喇嘛八思巴,他大約生於1239年,很可能死於1280年12月15日。八思巴是著名梵學家薩斯迦的侄子和繼承人。主管烏斯藏的薩斯迦寺廟。忽必烈曾派人到吐蕃請他,忽必烈任用他以便使蒙古人皈依佛教和確保吐蕃的藩屬地位。忽必烈封他為國師,借用古代中國佛教中的這一稱號。忽必烈於大約1264年左右將吐蕃納入他的政治-宗教統治之下。直到當時,蒙古人還不知道除畏兀兒字以外的其他字母。1269年,八思巴按忽必烈的命令為蒙古人創造新文字,被稱為都爾巴金(durbaljin),或稱方體字,它是受藏文字母的影響。然而,伯希和認為對八思巴在創造新文字上的作用有些估計過高;無論如何,這些方體字只是暫時流行,因為蒙古人繼續使用模仿畏兀兒字母的文字(只是在書寫方式上有所不同,有更多的角形字),這種文字已成為他們的民族文字。收藏於法國國立檔案館的蒙古大臣手稿正是用畏兀兒文字寫成的。在這一點上,伯希和指出,畏兀兒文有其不足之處,它僅僅是不完全地表達13世紀蒙語的語音,用畏兀兒文區別不出「o」音和「u」音,發不出詞首「h」的音等等。同樣,對顎音而言,畏兀兒字母也沒有八思巴字母豐富。 在忽必烈的繼承者中,大多數人與忽必烈一樣是虔誠的佛教徒。首先是他的孫子鐵穆耳,他在忽必烈之後行使統治(1294-1307年在位)。然而,忽必烈的另一個孫子阿難答(Ananda,盡管其名字實屬佛教徒的梵文名)是傾向於伊斯蘭教。「他能熟悉《古蘭經》,並擅長於阿拉伯文」,他是唐兀惕地區(寧夏)的長官,是唐兀惕境內伊斯蘭教的熱情宣傳者。鐵穆耳企圖使他轉而皈依佛教,一度曾徒勞地囚禁過他。鐵穆耳死時(1307年2月10日),阿難答企圖奪取王位,但是,他的侄兒海山獲得了王位,並處死了他。海山在統治時期(1307年6月21日-1311年1月27日)內表明自己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使許多佛教戒律寫本被譯成蒙古文。中國儒學家指摘他偏袒喇嘛,很可能是對這種偏袒的一種反應,行政機關撤銷了佛教徒和道士直到當時一直享受的財產豁免權。在忽必烈的重孫、也孫鐵穆耳統治時期(他從1323年10月4日繼任皇帝,至1328年8月15日去世),大臣張圭代表儒生公開抗議尊崇喇嘛。陝西尤其是吐蕃佛僧們常去的地方。一份當時的報導說:「曾見西番僧佩金字圓符,絡繹西部各省,城鎮旅社容不下,而住進民房,驅逐房主,趁機奸汙婦女。不滿足淫逸,他們又奪民僅有的很少的錢財。必需采取措施阻止公開的吸血者,他們比收稅人更加殘酷」。也孫皇帝不得不對喇嘛進入中國加以控制。 中國文人們認為蒙古王朝應該對他們實施的過度的佛教「教權主義」負責,它無疑是王朝衰落中起作用的一個因素。然而,佛教對忽必烈家族的異乎尋常的影響,在中國土地上的突厥-蒙古各代的歷史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同樣的事情在4世紀末著名的苻堅和在6世紀初最後一批拓跋人身上都發生過(參看59頁和65頁)。佛教最初是使這些粗魯的野蠻人變得較為溫和仁慈,後來使他們變得遲鈍,最後使他們失去了自我保護的本能。於是,具有悠久儒教傳統的中國忍受了這些可怕的主人,它看到了這些君主漸漸地失去了危害,它或者是把他們同化,像拓跋人的情況;或者是把他們趕出境,像對待成吉思汗的後裔一樣。如果忽必烈家族信奉了伊斯蘭教——就像如果1307年阿難答獲得成功所發生的情況那樣——形勢會是更加嚴重。伊斯蘭教的勝利對古老的中國文明將是可怕的一擊。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威脅著中國文明的兩次大危險可能是1307年的阿難答的爭位和由於發動者於1404年去世而幸免了的帖木兒入侵。 '''7.忽必烈及其繼承人的宗教政策:''' '''聶思托里安教''' 忽必烈對佛教的偏愛絲毫不妨礙他對聶思托里安教表示同情。在[[基督教]]的重大慶祝會上,像他的前輩們一樣,他讓隸屬於他的斡耳朵的聶思托里安教牧師把福音書放在他面前,他敬香供奉,並虔誠地吻之。「1289年,他甚至建立專門機構,即崇福司,管領全國的基督教事務」。他的諭旨,像窩闊台和蒙哥的一樣,使基督教牧師如同佛教徒、道教道士和伊斯蘭教教士們一樣,享受免稅權和獲得其他種種特權。在此可以回顧一下,蒙古人沿用敘利亞語,稱基督教徒為「迭屑」(tarsa)和arkagun或arka’un(複數arkagud或arka’ud,漢譯名是也里可溫),而教士和僧侶被稱為列班-也里可溫(rabb-arkagun),主教被稱為馬兒·哈昔(marha-sia)。 在蒙古人和蒙古化的各族中,聶思托里安教徒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特別是在克烈部和汪古都突厥人中。汪古部突厥人占據著長城以北、今山西邊境一帶原沙陀突厥人之地,他們使用的命名法揭示了他們是聶思托里安教徒,盡管這些名字的漢譯名已掩蓋了該名的實質。聶思托里安教徒常用的名字有:西蒙,闊里吉思(即喬治),保魯斯(保羅),約南(約翰),雅各(詹姆斯),腆合,伊索(耶穌),魯合(路加)。 汪古部人中的大多數居住在今天稱為綏遠省的地區,即今托克托或歸化城境內,該地區在蒙古統治時期稱為東勝。伯希和認為該名來自「科尚城」一名,在馬·雅巴拉哈三世和列班·掃馬傳記中,就是以科尚城來稱呼這一地區。馬可·波羅給同一地區的稱呼是Tanduc,根據伯希和的看法,Tanduc起源於唐代通用的古名天德(古音為Thian-tak)。這是汪古部王朝的實際所在地,王室家族是一些極傾向聶思托里安教、同時又與成吉思汗家族有密切聯系的突厥王公們。成吉思汗家族顯然從未忘記過對這些聶思托里安教王公們的欠債之情。汪古部首領阿刺忽失的斤曾經在關鍵時刻,即在被邀加入由乃蠻人形成的反蒙聯盟時,他反其道而行,堅定地站在成吉思汗一邊。他以生命表達了他的忠誠;因為當他在與乃蠻人打完仗之後返回家園時,他的部落中一些贊成與乃蠻人聯合的部民暗殺了他和他的長子布顏昔班。他的妻子攜帶次子波姚河逃到鄆城。當成吉思汗以金朝征服者的身份進入鄆城時,他的至誠願望是恢複這個忠臣家族對汪古部地區的統治地位。年輕的波姚河隨他出征花刺子模,戰後回歸,成吉思汗把女兒阿刺該別吉嫁給了他。波姚河死後,阿刺該別吉作為成吉思汗親生女,對汪古部進行了強有力的統治。她沒有親生兒女,便把她丈夫與另一個妾生的三個兒子——孔不花、愛不花和綽里吉不花視為親生兒子。孔不花和愛不花先後娶成吉思汗家族的公主們為妻:孔不花娶貴由大汗之女葉兒迷失;愛不花娶忽必烈之女玉刺克。愛不花之子闊里吉思(即喬治)先與忽必烈之子真金的女兒忽塔德迷失公主結婚,後又與鐵穆耳大汗的女兒阿牙迷失公主結婚。前面已經提到過,他在鐵穆耳手下供職時於1298年被殺的情況。 這個聶思托里安教王室家族如何緊密地與蒙古王朝聯姻便一目了然。在蒙古人宗教寬容的限度內,該家族成功地利用它受到優待的地位去保護基督教。馬·雅巴拉哈三世和列班·掃馬的傳記表明,在他們動身前往耶路撒冷時,孔不花和愛不花向他們表示祝願和送給他們禮物。「喬治」王子確實是在暮年時,由方濟各會傳教士約翰·孟德科維諾施洗禮 ,皈依了[[天主教]]。 馬·雅巴拉哈三世和列班·掃馬傳記清楚地表明,元朝中國北方邊境的聶思托里安教並不限於汪古部境,因為在他們前往西方時,他們在唐兀惕境內(即甘肅)受到基督教徒最激動人心的歡迎,特別是在「唐兀惕城」(即寧夏)。聶思托里安教會確實遍布其境,寧夏,西寧、甘州、肅州和敦煌都有。馬可·波羅提到,僅[[寧夏]]就有三座聶思托里安教教堂。 無疑地,這些聶思托里安教徒自唐朝以來就默默地居住在原中國邊境以外的這些地區,但是,他們並非一直局限在這些地區內。由於成吉思汗後裔的征服,現在中國內地也向他們敞開了。人們甚至可以說,在唐朝滅亡後已經被逐出境的聶思托里安教,隨著蒙古人又進入了中國。1275年報達〔巴格達〕的聶思托里安教主教在北京創建主教區。尾隨蒙古人,聶思托里安教甚至滲入長江下遊地區。1278年,忽必烈委托一個名叫馬薛里吉思(漢譯名,原名Mar Sargis)的人管理在今[[江蘇省]]內的鎮江。按其名推斷,馬薛里吉思是一個聶思托里安教徒,不久,他很快在鎮江建起一座教堂(1281年)。在揚州和漢口又建了幾個聶思托里安教教堂。 在敘利亞文的馬·雅巴拉哈三世和列班·掃馬傳記中,有一段著名的記載可以證實蒙古的聶思托里安教信仰。列班·掃馬(死於1294年)和他的朋友、未來的主教馬·雅巴拉哈·麻古思(1245-1317年),兩人都是聶思托里安教徒,至少後者是汪古部人。麻古思的父親是汪古部科尚城的副主教,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伯希和把科尚城看成是中世紀的東勝,今綏遠和山西邊境上的托克托。列班·掃馬是汗八里(或北京)聶思托里安教教堂中一位巡察使的兒子。他是第一個信奉修道生活的人,曾在北京大主教馬·基瓦古斯的主持下接受了削發儀式,後來他隱退到離城只有一天路程的山中修道院,在此結識了麻古思。在麻古思建議下,兩人決定去耶路撒冷朝聖。在托克托附近,他們拜訪了汪古部王孔不花和愛不花(他們也是聶思托里安教徒),並告知他們朝聖的計劃,汪古部的這兩個王子最熱烈地接待了他們,並盡力勸阻他們說:「我們正在費力地從西方招來主教和教士,你們為何要去那些地方呢?」但是,見兩人主意已定,汪古部王子們為他們提供了馬匹、錢財和過中亞的旅途所需的一切物品。 朝聖者們先經唐兀惕境,即今甘肅北部、寧夏附近,這兒的聶思托里安教教會星羅棋布。「男人,婦女和兒童都上街歡迎他們。因為唐兒惕地區居民的信仰非常強烈」。他們沿羅布泊和塔里木南緣小道而行,抵達了於闐和察合台汗的領地。當時察合台汗是都哇,因為據伯希和的估計此事是發生在1275-1276年間。當時,成吉思汗宗王之間的戰爭正在中亞進行,阻止了列班·掃馬和麻古思直接從喀什噶爾到波斯的旅行。他們發現於闐正遭受饑荒,喀什因戰爭而人煙稀少,從喀什往西的路已不通暢。因此,他們轉向北去怛邏斯(奧李阿塔,或今天的江布爾),窩闊台系海都汗在此紮營。他親切地接見了兩位聶思托里安教徒,並發給他們安全特許證,持此證,使他們得以通過作戰軍隊的前哨,最後抵達波斯的蒙古汗國,當時波斯的統治者是阿八哈汗(1265-1282年在位)。 從敘利亞來的一位可能是說[[阿拉伯語]]的基督教徒,漢譯名叫愛薛(即伊薩或耶穌,1227-1308年),在忽必烈統治時期,他身居重要位置。他懂多種語言,精通醫藥和天文,曾在貴由汗庭中供職。1263年,忽必烈任命他掌管星歷司,他似乎是1279年法令的鼓動者之一,通過該法令,忽必烈企圖制止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宣傳]]。1284-1285年,蒙古高級官員孛羅丞相作為使臣前往波斯汗阿魯渾處時,愛薛陪同前往。愛薛在返回中國後,於1291年被任命為掌管基督教的總監,1297年任政府大臣。其子也里牙、腆合、黑廝、闊里吉思和魯合都像他一樣是聶思托里安教徒,在北京宮廷中也起著重要作用。最後,忽必烈及其繼承者們在北京的他們的親衛軍中有3萬名信仰希臘正教的基督教阿速人,他們是在蒙哥時期從高加索來的。我們已經看到,1275年6月,阿速軍在圍攻[[長江]]下遊北岸的鎮巢時,遭到宋軍狡詐的屠殺。後來,忽必烈把從鎮巢得到的稅收分給了遇害的阿速軍的家屬們。1336年7月11日,這些阿速軍的後裔送一封表示歸順的信給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1338年帶信給在阿維農的教皇的使團中,除了納昔奧的安德魯和威廉外,還有阿速人托蓋。 此外,伯希和還提到了[[古代]]摩尼教在[[福建]]又活躍起來這一事實,在宋朝統治時期福建已有[[摩尼教]]複興的兆頭。 [[Category:歷史人物|開]][[Category:開國皇帝|Y]]
返回至
忽必烈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