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瓊·羅賓遜 的原始碼
←
瓊·羅賓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Image:Joan Robinson.GIF|瓊·羅賓遜(1903-1983,Joan Robinson)|right|thumb]]'''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 '''世界級經濟學家當中的惟一女性,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女性經濟學家,[[新劍橋學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實際領袖。''' == 瓊·羅賓遜生平簡介 == 瓊·羅賓遜(Joan Robinson)(瓊·羅賓遜夫人)英國著名女經濟學家, [[新劍橋學派]]的代表人物,瓊·羅賓遜夫人是世界級經濟學家當中的惟一女性,而且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女性經濟學家,被西方經濟學家認為是應該獲得而未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少數幾個經濟學家之一。瓊·羅賓遜夫人雖然未能獲得經濟學界的這一最高榮譽,但她被世人公認的最高成就是在[[J.R.沙克爾頓]]和[[G.洛克斯利]]合編的《當代十二位經濟學家》一書中榜上有名。 === 生平經曆 === *1903年10月31日出生於英國的坎伯利 *1922年進入[[劍橋大學]]攻讀經濟學 *1925年以優等成績獲得學士學位 *1926年與E.D.G.羅賓遜結婚 *1927年獲劍橋大學碩士學位 *1929年在劍橋大學任教,最初是經濟學的助理講師,1937年升任副教授。 *1965年起任教授,直至1971年 *1973年退休並轉任名譽教授後,仍著書立說,直到1983年去世。 == 瓊·羅賓遜對經濟學的貢獻 == 1933年她,發表了[[《不完全競爭經濟學》]]一書,因之聞名於西方經濟學界。30年代初,由她和[[卡恩]]等人組成「凱恩斯學術圈」,對於促進[[凱恩斯]]經濟思想的形成曾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1936年,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問世後,當時已是著名經濟學家的羅賓遜高度評價了這一著作,並寫了許多闡述[[凱恩斯理論]]的著作和文章,成了一個重要的[[凱恩斯主義]]者,從50年代起,她投入了很大精力與經濟理論界居統治地位的[[新古典綜合派]]論戰,有力動搖了新古典綜合派分配論的根基,同時,使她成了新劍橋學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實際領袖,由於她提出了很多比較激進的政治和經濟觀點,在西方經濟學界素以「凱恩斯學派」代表人物著稱。她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理論也作過比較深入的研究,甚至提出了「向馬克思學習」的口號。但她對馬克思經濟理論也做了不少歪曲或曲解。1973年她與[[約翰·伊特韋爾]]合寫的《現代經濟學導論》被認為是按照新劍橋學派理論觀點闡述經濟問題的一本入門書。1965——1971年任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 == 瓊·羅賓遜的主要著作 == 瓊·羅賓遜著述甚多,除[[《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外,其他主要著作有: *《就業理論引論》(1937年) *《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1942年) *《經濟論文集》(四卷,1951—1973年) *《資本積累論》(1956年) *《經濟增長論文集》(1962年) *《經濟哲學》(1963年) *《經濟學的異端》 (1971年) *《現代經濟學導論》(1973年)等書 她的大量著作對當代資產階級經濟理論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 == 關於著作《現代經濟學導論》 == 《現代經濟學導論》一書是瓊·羅賓遜同[[約翰·伊特韋爾]](John Eatwell)合寫的,分為三卷。第一卷環繞財富、價格、貨幣、社會正義和[[有效需求]]等問題,扼要論述了從十八世紀到現在為止的經濟學說。作者強調指出,經濟基礎的變化引起經濟學說的發展,經濟學說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它是為一特定階級服務的:「[[重商主義]]者是海外貿易商的擁護者;[[重農主義]]者衛護地主的利益;[[亞當·斯密]]和[[李嘉圖]]則相信[[資本家]](他們賺取利潤,為的是進行再投資,擴大生產)。馬克思把他們的論點倒轉來為工人辯護。現在,[[馬歇爾]]站出來充當食利者的戰士……」(第50頁)。第二卷主要是對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析。作者首先提出一個農業生產模型,接著提出一個工業生產模型,用來說明[[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和技術變革的影響;然後著重說明利潤和分配問題;最後四章涉及金融、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和社會主義計劃。第三卷探討了當前世界的一些經濟問題,包括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就業、增長和通貨膨脹問題,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際貿易]]、農業和計劃問題,以及第三世界的土地改革、[[就業不足]]、資金、技術和人口等問題。 本書的特點是推翻「新古典學派」以[[邊際生產率]]為依據的分配論。[[薩繆爾森]]根據這種庸俗的分配論提出,隨著資本量的增長,資本的邊際生產率不斷減低,於是利潤率將逐漸下降,工人的[[實際工資]]將逐漸提高。這顯然是一種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理論。在本書中,瓊·羅賓遜斷言,「資本」是不能測度的量值,因而資本邊際生產率概念是沒有意義的,用邊際生產率來說明[[工資率]]和利潤率的理論也是站不住腳的。她采用[[彼羅·斯拉法]]所著《用商品生產商品》一書的論證方法,推論出資本家的消費和投資決定利潤,而不是相反的情形。如果資本家的[[消費傾向]]不變,那麼「整個經濟的利潤水平——產量與就業水平——決定於投資水平」(第137頁)。較高的[[投資率]]必然帶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工資和利潤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對份額將朝著不利於工人的方向發生變動。她主張國家采取措施,以實現收入的「均等化」,因此她在美英各國博得了「凱恩斯左派」的稱號。 這本書是一本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學]]教材,對一些重大經濟理論問題有其獨特的見解,是一本可供學習[[西方經濟學]]和研究當代經濟問題時參考的比較有分量的著作。 [[Category:經濟學家|Q]]
返回至
瓊·羅賓遜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