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珺
姓名:姜華珺(Jiang Huajun)
地區:中國香港 生日:1984.10.8 性別:女 身高:1.67米 項目:乒乓球 技術打法:右手橫板弧圈結合快攻 |
輝煌戰績
姜華珺出生在山東,父親是個乒乓球教練,她六歲開始練球,1996年進省市隊,1998年進國家隊。十運會幫助山東隊獲得女團亞軍後,加入中國香港隊。2006年連勝張怡寧、郭焱、郭躍摘得科威特公開賽女單冠軍。
主要戰績:
- 2001年瑞典公開賽女雙亞軍
- 2002年全國錦標賽女雙亞軍,韓國公開賽女單亞軍,埃及公開賽女雙冠軍,奧地利公開賽女雙亞軍
- 2003年全國錦標賽女團亞軍,克羅地亞公開賽女雙亞軍,亞洲杯女單亞軍
- 2004年全國錦標賽女單亞軍
- 2005年第十屆全國運動會女團亞軍,魯能杯中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賽女團冠軍
- 2006年科威特公開賽女單冠軍
- 2007年智利公開賽女單冠軍,韓國公開賽女單冠軍,亞洲杯女單冠軍
- 2008年卡塔爾公開賽女單4強
- 2008年中國松下乒乓球巡回賽女雙冠軍(與帖亞娜)
- 1984年,姜華珺出生在山東濱州的一個普通家庭里,姜華珺的母親是一位護士,父親高聞卻是當地頗有影響力的一位乒乓球教練。在嚴厲父親的影響下,6歲時,姜華珺拿起了乒乓球拍.開始了自己打球的生涯。
在中國乒乓球的歷史上,不乏子承父業,最後一舉成名、青出於藍的例子。鄧亞萍。劉國梁、孔令輝.他們的父親都是乒乓球教練,但對於姜華珺而言,盡管兒時訓練有那麼一點「優先權」,經常吃吃父親開的「小灶」,可她這一路走下來,卻沒沾多少光,更談不上順利。
- 1996年,12歲的姜華珺敲遍了省體工隊、八一隊的大門,卻屢試屢敗,站在了自己打球生涯的第一個個字路口上。有人曾經這樣勸姜華珺的父親,「再等等,讓孩子先休息一下,過段日子也許就會有消息了。」可倔強的父親認為,女兒的球已經到了一定水平,不能耽擱,否則她的技術和狀態會一落千丈。最終,在多方努力之下,姜華珺才進入了青島二體,對於她自己而言,雖然不是省隊,但能繼續打球,已經非常開心了。而父親高聞,也在女兒成長的道路上傾注了太多的心血。
青島二體,姜華珺在教練的幫助下進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技術,尤其是突出了反手生膠彈擊的速度和力量,練就了一手絕活。兩年之後的全國少年比賽和北京集訓,終於讓姜華珺邁進了國家二隊的大門。在教練一年多的悉心指導下,姜華珺從同批隊友中脫穎而出,並於2000年國家隊大調整時和張晶、賈貝貝、白楊、李佳一起邁進一隊。
國手夢實現了,但擺在姜華珺面前的,並不是國手的光環,而是「技不如人」的殘酷現實。「我一進隊,就被分在了李隼 教練那個組,當時組里有張怡寧、白楊,後來才進了李曉霞。當時,我的反手雖然不錯,但整體打法給人感覺不夠清晰,沒有自己的特點。以前二隊的教練讓我正手練習拉球,而且他告訴我,我以前正手練的稱不上是拉,只能說是‘蹭’。」迷茫中的姜華珺一直在思索,究竟什麼才是橫板生膠打法的出路?李隼告訴她:「我給你定的最終方向,就是正手穩,反手凶,比賽中正手不要隨便丟球.反手是主要的得分手段。」於是,在這個方針的指導下,姜華珺一練就是5年,5年間,她長成了一個大姑娘,在一隊站穩了腳跟,並代表中國隊打了s站國際乒聯的職業巡回賽。
提起那段國手生涯,姜華珺顯得非常滿足,但也略帶遺憾:「隊里給的機會不少了,但遺憾還是有的,就是2003年巴黎世乒賽。」47屆世乒賽前,在女隊兩輪大循環比賽中,姜華珺取得了總成績第6的佳績,與此同時,她也在思索,自己是否能「打個擦邊球」,參加世乒賽,因為兩輪大循環的總成績是教練確定世乒賽人選的主要參考指標。由於種種原因,幾個月後,姜華珺雖然去了巴黎,但她的身份並非參賽球員,而是陪練。「也算是親身感受了一下世乒賽吧,確實和公開賽不一樣,可惜的就是自己連個雙打也沒有報上。」可以說,姜華珺的遺憾不算是真正的遺憾.和其他人比,至少一段時間後,她不僅能代表中國香港隊參加公開賽的角逐,而且還有機會在三大賽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
以巴黎世乒賽為分水嶺,此後,打法和實力都不被看好的姜華珺從2003年代表中國隊參加韓國公開賽到2005年代表中國香港隊參加德國公開賽,之間被「憋」了整整三年。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如今,姜華珺還要等待三年才能參加自己夢寐以求的世界比賽,外人看來,這的確有些殘酷。但從小就和勝負打交道,從小就適應了這種「成績說話,勝者為王」競爭規律的姜華珥,卻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坐板凳都坐習慣了,2005年的聯賽,李曉霞打得那麼興,我上場機會也不多。沒有國際比賽,聯賽打得也不多,所以直接影響了自己的狀態,全運會的表現實在有些丟人。」好在。幾年來,山東魯能俱樂部為姜華珺的成長提供了一個最好的舞台。
平心而論,十運會上,山東女隊拿到了團體亞軍,姜華珺作為團體第三主力也是有功之臣,單打擊敗劉娟之後進入八強,姜華珺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當然,讓姜華珺耿耿於懷,認為「丟人」的那場比賽卻不得不提——十運會女團決賽。山東隊和北京隊戰成1比1平,第三盤姜華珺出戰北京隊的小將丁寧,第一局在9:4領先的大好情況下,姜華珺硬是輸了。此後,她越打越緊,整場比賽成了丁寧的個人表演,姜華珺潰敗後,山東女隊也喪失好局,最終1比3與冠軍擦肩而過。回憶起那場令人窒息的女團決賽,姜華珺顯得有些愧疚,因為那是她最後一次代表山東打全運會了。「全運會前我的狀態不錯,我自己也經常想,最後一次給山東打全運會,一定要盡全力拼個好成績,可最後還是輸了……」
帶著這種遺憾,這種鄉愁,十運會後,姜華珺揮別了自己生於斯的齊魯大地,揮別了自己長於斯的國家隊,換上了中國香港隊的戰袍。其實,早在全運會女單比賽結束後,帶隊參加比賽的李惠芬就在場地邊叫住了姜華珺,讓她全運會後要注意練練體能,去了中國香港隊那邊馬上就要准備奔赴歐洲打公開賽。
對於姜華珺而言,從深圳到香港,不僅僅是地理位置上的變化,還要經歷兩種制度兩種生活方式的變化。有人說,姜華珺在科威特公開賽上贏了張怡寧、郭焱和郭躍,從場上表現看,她長球了。對此,姜華珺本人卻持否定態度,「不可能啊,技術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你想想,我去香港才多久?2005年10月我才過去,香港隊打總決賽、世界杯、亞洲杯的時候,我要是沒有教練、沒有訓練對手的話,就只能和於國詩(香港本地球員)一起訓練。」
仔細想一想,姜華珺的話不無道理。練,中國隊封閉訓練時,一天的訓練基本保持在6到8個小時,經常會一天三練;而中國香港隊的訓練卻一如既往地早晨9點開始,中午11點多結束,下午3點多開始.傍晚快6點時結束。住,中國隊住天壇公寓,外出集訓的住宿標准也不低;中國香港隊的隊員兩人一間公寓,公寓里還沒有電視。體能,中國隊有專職體能教練,有力量房,有嚴格的體能計劃和考核;而中國香港隊則一切靠自覺,沒有人督促,更沒有硬性的計劃。
「如果非問我為什麼這次發揮得不錯的話,我想,主要是三點,一,心態好,代表
中國隊打比賽的時候,總怕輸了球以後沒有機會出來比賽了,所以包袱特別重,現在心態比較好,輸了還有機會,當然,比賽不能打得太難看,也要對得起香港乒總。二,人長大了,生活的目標也不同了,現在對於我,打球尤其是打公開賽.我更把它們看作是我的職業,我的謀生手段。三,我和惠鈞、李惠芬教練磨合得都不錯,尤其是惠鈞,他也是我這種打法,所以平時給了我不少建議。」
那個十運會後還被個別山東媒體稱作魯女隊無緣團體冠軍的「罪人」的姜華珺,摘去了心理壓力的枷鎖後,一夜之間,又成為了中國香港隊的絕對主力和「海外使團」的代表性人物。
- 2006年2月23日,在國際乒聯獎金數額最高的科威特公開賽上,姜華珺。像一只久未試翼卻陡然間一飛沖天的丹頂鶴,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賽前,包括姜華珺本人,以及她的教練和隊友,沒有人認為她能奪得女單冠軍,更不可能擊敗一、二、三號種子。追根溯源.姜華珺的這股氣,其實是被濱州老鄉曹臻在卡塔爾公開賽上給提了起來的。卡塔爾公開賽,姜華珺遭遇和自己打法相同,外戰幾乎保持不敗的中國小將曹臻,大比分0比3落後時,姜華珺突然有些走神了。「那一瞬間,我想了很多,去年的瑞典、德國公開賽我都輸了,沒打好,這次不能又是第一輪就被淘汰吧,有點太過不去了,剛到香港隊。我覺得這樣都體現不出自己的價值。」姜華珺這樣回憶。
一旁的看台上,中國隊的所有隊員都在最近的距離觀看這場比賽,昔日教練和隊友熱辣辣的目光更讓落後中的姜華珺燃起了逆境重生的欲望,於是,她又一分一分地咬,奇跡般地從曹臻手中奪走了勝利。之後,姜華珺依舊沒能走得更遠,她以3比4輸給了3年前自己的手下敗將施特魯澤。這場比賽,也讓姜華珺意識到了對手的進步和多打國際比賽的重要性。比賽結束後,姜華理發自內心地想,「獎金和成績只是比賽的一方面。現在,打乒乓球就是我的職業,所以,只要有機會,我一定要盡量贏球。」
科威特,姜華珺的福地,贏了強大的張怡寧,贏了自己三年沒有贏過的郭焱,贏了年輕的郭躍,姜華珺親手捅開了那層糊了十幾年的窗戶紙,媽媽得知消息後非常高興,打電話問她:「贏了呀,咋一贏就贏了三個?」
當祝賀、榮譽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變得模糊的時候,姜華珺也和中國香港隊的隊員們在北京開始了世乒賽前的緊張訓練,和巴黎世乒賽不同,這次德國世乒賽,她不但打不了,而且也去不了,所以只能在電視機前給隊友們加油了。
一個小時的采訪將近結束時,姜華珺喝了一口咖啡後告訴記者,2008年能打世界比賽的時候,她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只有一個非常樸素的願望,「但願如果參加了北京奧運會,別在家門口第一輪就輸球,我可不想太丟人。」
姜華珺,這位昔日中國女隊公認的「電腦高手」,如今在香港苦苦掙紮在語言障礙中的「職業球手」,當她的目標超越了一站公開賽的冠軍後,她已經做好了一切准備.在比賽中感受那種「從香港跨入到深圳後,突如其來的舒爽和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