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科特

出自 房屋百科
前往: 導覽搜尋
約翰·科特(John P. Kotter)

 約翰·科特(John P. Kotter):領導變革之父

 約翰·科特是舉世聞名的領導力專家,世界頂級企業領導與變革領域最權威的代言人。

 約翰·科特1947年出生於美國聖地亞哥,早年先後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1972年開始執教於哈佛商學院,1980年,年僅33的科特成為哈佛商學院的終身教授,他和"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哈佛曆史上此項殊榮最年輕的得主。

 約翰·科特的寫作生涯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代表作有《》(The Heart of Change,2002)、《領導者應該做什麼》(What Leaders Really Do,1999)、《松下領導學》(Matsushita Leadership,1997)、《領導變革》 (Leading Change,1996)、《新規則》(The New Rules,1995)、《企業文化和經營業績》(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1992)及《》(A Force for Change,1990)等等。行銷全球的《領導變革》勾勒出成功變革的八個步驟,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已經成為全世界經理人的變革指南。科特的最近新書是《冰山在融化》(Our Iceberg is Melting,2006),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當生活空間日益逼仄,市場空間日漸萎縮的時候,唯一的出路在於摒棄舊觀念,尋找新視角,以不懈的變革來開拓新的生存空間。《》一書的作者為此書作序,他說:"借助《冰山在融化》這本書,人們可以在如今飛速發展的時代收獲更多的成功。"科特的著作曾經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銷量過千萬冊。

 約翰·科特還是蜚聲全球的演講家,他曾經為數十家企業提供過演講和咨詢服務,其中包括了花旗集團百事可樂、通用電氣等世界頂級公司。進入新世紀,科特也將他廣受歡迎的講座開到了中國。科特的演講聲情並茂,極富感染力,他的目標是激發聽眾的積極性,所以在個人演講之外鼓勵以互動的方式參與討論,錄像、幻燈片、案例研究,當然還有幽默和戲劇化的效果組成了科特式演講的成功因素。

 教學、寫作和演講是科特事業上的三駕馬車,它們不僅奠定了他在領導和變革方面不可取代的地位,也帶給了他無上的榮譽。他曾經因為改革哈佛商學院研究生課程設計而獲得"埃克森獎",因提出企業領導的新觀點而獲"JSK獎",因撰寫最佳《哈佛商業評論》文章而兩次獲"麥肯錫獎",因著作《松下領導學》而獲《財經時代》的"全球商務書籍獎",等等。《商業周刊》在2001年將科特評選為"領導大師第一人"。他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上的《領導者應該做什麼》一文,被2004年1月號《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評選為"管理史上的奠基之作"中八篇文章之首,與"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等管理大師並駕齊驅。

 科特事業生涯的起點是研究管理者的行為,在轉向對領導藝術的研究之前,科特寫了大量有關綜合管理學的文章。他認為,管理者能否進行有效管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能否與他人建立某種聯系。

 之後,科特致力於領導與管理的界定,他有一句耳熟能詳的名言是:"取得成功的方法是75%~80%靠領導,其餘20%~25%靠管理,而不能反過來。"這句話道出了領導與管理之間的辯證關系:領導和管理是兩個互不相同但又互為補充的行為體系;在日趨複雜和變幻無常的商業社會中,這兩者缺一不可,都是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科特通過一一列舉領導和管理的不同職能,得出了精辟的結論:領導未必優於管理,也未必可以取代管理;要獲得成功,真正的挑戰在於將強有力的領導能力和管理能力結合起來,並使兩者相互制衡。科特的觀點對我們是一種啟發,在中國,由於混淆了"領導"和"管理"這兩個概念及其目的,導致了對高層領導的過分倚重以及管理上的偏差。

 科特對企業文化也頗有研究,上世紀80年代末,他開始對企業文化和企業經營業績的關系問題進行研究,並和哈佛商學院的另一位教授詹姆斯·赫斯克特合作了長達五年的時間,《企業文化和經營業績》就是他們合作的結晶。他認為,企業文化(包括內在的共享價值觀及外顯的行為規範)對長期經營績效有巨大的正相關性,企業長期經營績效的好壞與企業文化的強弱無關,而與企業文化是否適應外部環境變化有關。自然發展的企業文化容易導致不健康的文化,而提升績效的文化需要管理層長期的努力。

 科特的研究與寫作針對的是管理界而不是學術界,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管理水平,而不是單純為了積累和發展學術知識,所以,科特不僅是一位學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務實的學者。

參考文獻